夫子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2020/5/23
如需预订
打开携程
扫码预定

位于中华路527号,宣传落实社区居委会组织法、社会保障和计划生育等法规条例;制定社会事务工作年度计划;负责双拥共建、社区服务、婚姻管理、老龄、残联、社会救助、殡葬改革等工作;做好社区文化、群众体育和社区科普工作。

1955年成立夫子庙街道,1960年改秦淮公社夫子庙分社,1978年复建夫子庙街道,1988年白鹭洲街道并入。

1996年,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4.3万,辖夫子庙、贡院街、金陵路、状元境、教敷营、四福巷、义兴巷、东牌楼、钞库街、文德桥、乌衣巷、小石坝街、大石坝街、莲子营、金陵闸、丁官里、东关头、武定门外、七里街、七里村、九龙桥、扇骨营、红旗桥23个居委会。

2004年,面积2.94平方千米,人口80034人,辖金陵路、四福巷、夫子庙、莲子营、乌衣巷、文德桥、大石坝街、东关头、七里街、新民坊、三条营、中营、转龙巷、马道街、饮虹园、小西湖、白酒坊、江宁路18个社区,办事处驻莲子营8号。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09年街道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306万元,同比增长15.2%;2010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712万元,同比增长22.3%;2011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108万元,同比增长18.1%。其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按序时进度要求完成。经济工作运行态势健康,通济、长乐、无为等产业园区税收产出逐年提高,华泰人寿、扬州顶津、南证期货等重点企业税收增长快速,税源结构更加稳定,税收质量日趋优化。

二是区域面貌不断优化。顺利实施龙蟠中路、长乐路、中华路等道路整治和出新工作,基本完成景区周边道路出新。完成小区出新任务,出新后小区的长效管理问题逐步解决,"两站一中心"建设在全市走在前列。景区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加大搬迁工地的拆违力度,细致做好善前善后工作,2009年以来,区域内搬迁面积13万平方米,涉及4500余户,未发生一起过激事件。

三是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以组织和谐、文化和谐、利益和谐、人际和谐和环境和谐为重点,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就业富民,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扩大慈善超市的运作成果。坚持平安与法制共进,继续完善大调解机制,有效提高矛盾化解率。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和谐。

三个优势

"三个优势":一是不可比拟的品牌优势。"夫子庙"就是金字招牌。在体验经济时代,其虹吸效应和能量作用正日益显现。挂靠型企业在街道1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中占比为33%,这既是政策、服务等因素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夫子庙"品牌的认同。二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邻夫子庙核心景区,同时与南部新城直线距离在3公里之内。处在这两大强势板块之间,能充分借助南部新城建设的"溢出效应",主动对接核心景区的东扩西延,变"腹地"为"福地",使"左古河,右新城"的地理优势成为发展优势。三是难以复制的人文优势。特别是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实施,为全面推进老城复兴,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空间创造了突破条件。

"三重压力":一是资源有限、承载不足的压力。区域总面积中,核心景区占近1平方公里,加之老城保护和城墙限高,发展载体非常稀缺,商务楼宇数量极少。二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压力。贸易类和传统服务业企业比重较大,规模小、质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老城南、教敷营等地块虽有一些项目储备,但开工项目较少,总部经济、新兴产业基础薄弱。三是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压力。作为老城南,区内存在较多的弱势困难群体,低保和低保边缘人群近3000人,保障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老城南历史街区保护力度的加大,保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2011年以来,先后获得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巾帼先进集体"、2011年5月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南京市"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南京市"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2006-2010年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文化先进社区"评比中榜上有名,成为江苏入选四家之一、南京市唯一入选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