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非遗馆
2021/11/25
如需预订
打开携程
扫码预定

秦淮•非遗馆位于钞库街21号,总面积约7400平方米,是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秦淮区非遗保护中心。总展陈项目135项,其中42项列入人类“非遗”,93项列入国家级、省市区级“非遗”。馆内拥有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合作传承人300人。非遗是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递,是连接各族人民的纽带,秦淮•非遗馆具有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教育基地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教育平台的天然优势。馆内使用夫子庙区域统一的线上预约系统,为各族游客提供免费预约参观服务。据统计,自6月开馆以来,接待人次近2万,并呈稳步上涨趋势。

本馆目前全职员工7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生学历5名,另有志愿者78名。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项工作组,定期组织召开精神文化学习专题会,开设民族政策课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展4次相关教育活动,完成1次党建活动,开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迄今,秦淮•非遗馆已举办135 场非遗体验活动,活动形式多样,给各族群众提供了同欢共乐平台;聚焦主线抓教育,开展4期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最高利益、神圣职责。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线上平台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成果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秦淮•非遗馆多元素宣传民族文化,多方位体现民族团结。多次接待少数民族团队参观游览,并积极帮团队解决在南京出游的相关问题;开设西藏非遗特展厅,展示民族元素,宣传藏族优秀文化;提供集借阅及休憩功能的书吧,把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到各族群众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每周推出形式丰富的公益课堂,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荣誉感。

在对内管理和对外服务时,秦淮•非遗馆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维护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例如,馆内为服务形象的一致性要求统一着装,西藏特展厅申请穿本民族服饰,经过馆方协调允许展厅工作人员穿藏族服饰作为工作服装。

秦淮•非遗馆下一步将深入推进“红石榴家园”创建工作,以弘扬非遗文化为阵地,强化民族政策宣传和民族文化融合,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更加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