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路101村
2020/5/23
博爱101馆是中国首个红十字主题的社区微型博物馆,它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街道秣陵路社区的秣陵路101村小区。
这是一个有着30年历史的老小区,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朝天宫街道红十字会将红十字文化宣传、基层红会建设与现代社区治理、转角遇见相融合,利用小区公共空间和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通过发动社区居民参与,打造了具有文化传播、培训教育、物资集散、活动举办、组织孵化和基础服务等六大功能的社区微型博物馆。
博爱101微博馆的建设,一方面,创新了宣传,加强了基层能力;另一方面,改善了老小区生活环境,吸引了公众参与,增强了社区活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已成为南京公益地标之一。
博爱文化板块。该板块以小区内部道路为中轴分为两个微街区,西街区是红十字文化传播,东街区是红十字文化与社区建设的融合衍生——家文化传播。

再看东街区,这是家文化主题的“善邻”巷,意思是与邻居为善,展示着历代善邻格言。这是中国领导人王岐山曾引用过的六尺巷故事,意思是邻居“你让我三尺,我敬你三尺”。
这是一面文字墙,摘录自中国古典经典《礼记》中的《礼运大同篇》。其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仁爱精神,可谓中国博爱精神的源头。
这是西街区的博爱故事展,展出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历史上真切的博爱故事,如“富民坊”、“程善坊”“李氏兄弟”、“甘棠文塾”、“杜姥宅”,比如“程善坊”就是历史上曾有一家姓“程”的兄弟,积善行德,造福乡里,以至于这一带以他的姓命名,叫做“程善坊”等。
这是东街区的“慈母”巷,展示有《劝孝歌》《游子吟》《墨萱图》等,都是古代以慈母为主题的诗词。

这是西街区的博爱知识展,展出的是国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江苏红十字会、南京红十字会的介绍,向居民传播红十字会的基本知识。
左边是东街区的“贤妻”巷,贤妻就是贤惠的妻子的椅子,展示的是“贤妻”主题格言,以及《曾国藩家训》里的有关内容。曾国藩就是曾为朝天宫题词的清朝名臣。
这是西街区的国内外红十字主题创意海报。
人道健身园。一方面,它是社区的居民健身园,同时也可以举行小型急救演练。墙面上是红十字志愿者绘画的志愿之鸽。
这是文化传播西街区的博爱长廊,展示着历代博爱格言。
这是东街区的“孝女”巷,意思是要做孝顺的女儿,展示着孝女格言和《曾国藩家训》有关内容。
这是社区居民绘制的快乐漫画墙。

这是东街区的“敬老”巷,手绘了中国传统典籍中《二十四孝》中的敬老故事,与前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交相辉映。
物资集散板块和组织孵化板块。它又叫做“丰备仓”,具有多功能,既是街道红十字会的备灾仓库,又是志愿组织孵化器,为志愿组织提供共享办公空间。“丰备仓”的命名大有来历,相传中国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任江苏巡抚,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长时,在距离这里不远的汉西门建设了一个赈灾仓库,实行官办民建,以赈济灾民,与红十字博爱精神深度相通。
这是“博爱家庭”展示,展示着曾经在朝天宫地区创作的历朝历代“家文化”诗词。

多个功能室。吧台提供社区民生服务,也承接红十字会业务洽谈。墙面是街道和社区红十字发展中的精彩瞬间,照片排列方式是按照歌曲《爱的奉献》的五线谱旋律。
微博馆的多功能室,桌布上是积极支持街道红十字事业的各驻区单位事迹介绍;窗帘上介绍的是红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展板展示的是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的展品介绍,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同时,在这个多功能厅内还精彩开展各类红十字主题的业务培训、主题活动和业务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