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博物馆“遇见”诗人”第1期
——马铃薯兄弟诗歌分享会

一.活动信息
主题:
诗歌写作:意义与无意义
主讲人:
马铃薯兄弟 | 诗人、图书策划人
对谈嘉宾:
远心 | 诗人、评论家、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
赵汗青 | 诗人、南京传媒学院讲师
主持人:
刘奇 | 南京圆桌派创始人
文学顾问:
黄梵 | 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主办单位:
转角•遇见
南京镜见博物馆
南京圆桌派 十八号文学社
策划:
王瑶 | “转角•遇见”之镜见博物馆副馆长
包书海 | 十八号文学社社长
丁莉 | 十八号文学社副社长时间:2020年7月1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南京镜见律师博物馆

二.活动介绍
博物馆是典藏和陈列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集中,离历史最近;而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是高度凝练的语言,离语言最近。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有很多机会与诗歌相遇,但是当我们在博物馆与诗歌相遇,我们将会与历史和语言走得更近,更深入。
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中,我们会发现诗人的创作情感总是与国家、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个人来说,当我们接触诗歌的时候,首先打动我们的是诗情。在个人感受到诗情的基础上,如果可以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了解诗人的诗歌创作和审美倾向,那么在浓厚的诗歌氛围之下更容易理解诗歌背后的国家命运与历史进程。
因此,我们有了“博物馆遇见诗人”诗歌系列活动的构想,7月11日(周六)下午两点,“博物馆遇见诗人”第1期,我们将邀请诗人马铃薯兄弟做客南京镜见博物馆,走进马铃薯兄弟的诗歌世界,欢迎各位读者参加。
三.嘉宾及文学顾问简介

马铃薯兄弟,生于江苏东海,祖籍山东临沭。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出版有诗集《马铃薯兄弟诗选》《1980年代的孩子》等。现居南京。曾获《诗选刊》“中国最佳诗歌”奖、《芳草》“双年十佳”诗歌奖、《雨花》文学奖诗歌奖、紫金山文学奖文学编辑奖(2017)等。

黄梵,诗人、小说家,《南京评论》主编,《两岸诗》总编。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出版有长篇小说《第十一诫》《等待青春消失》《浮色》《一寸师》,诗集《南京哀歌》《月亮已失眠》,短篇小说集《女校先生》,随笔集《中国走徒》等。主编有“海象丛书”(江苏文艺出版社)、“南京评论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等。
四.诗歌选读
《江南曲子》
——给车前子
我怎么能够拍下春日的阳光
阳光下的植物和姑娘透明的笑脸
如果这一切可以
我又怎么可以拍下夜晚的
半轮月亮,和月亮
照拂下层次凸显的春山
怎么可以拍下声音
凌晨四时,寂寞而勤勉的鸟儿
彼此的呼唤
把旅人从深梦牵出,交给朝阳
该如何拍下友情 岁月和记忆
隐现在时间褶痕里的人和树
老建筑离去后留下的传说
还有那些盛开的和即将谢幕的花
神奇地,我拍下了古国的一个瞬间
空山里的人语,古寺和苍木
不远处茁壮的新城像春天秀出的新芽
彼此恰好装在了一个画框里
《无题》
很多生命
用来蹉跎
很多色彩
用来剥落
很多才情
用来空转
很多时间
用来消磨
很多热爱
用来隐匿
很多天性
用来熄灭
很多呼吸
用来扼制
很多生长
用来砍斫
很多尊严
用来委地
很多真相
用来涂抹
很多未来
用来疑惑
很多老境
用来叹嗟
很多自由
用来张望
很多死亡
用来触摸
五.活动内容
1.演讲环节:嘉宾个人演讲;
2.访谈环节:嘉宾与主持人、对谈嘉宾互动;
3.读诗环节:嘉宾读诗,读者读诗;
4.提问环节:读者向嘉宾提问;
注:关于读诗环节,活动当天为读者朋友们准备了场刊,场刊里有我们精心挑选整理的诗人马铃薯兄弟诗选,大家可以从场刊中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来读。

六.推荐书籍
《马铃薯兄弟诗选》
马铃薯兄弟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七.报名方式
添加负责人微信“ lqrzyq ”,注明“博物馆+昵称”即可报名参加活动
九.交通方式
南京镜见律师博物馆
地址:秦淮区中山南路400号熙南里街区20号
√ 推荐路线: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2号口出,直走过马路,见云善茶楼左拐,即可抵达。
十.“博物馆遇见诗人”系列活动
博物馆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遗产及非物质遗产,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集中。当世界沉浸于追逐速度和变革,博物馆仿佛是时间与文明的结界,以艺术化的方式,留存下一片哲思之所。
诗歌作为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节奏鲜明,诗歌的语言也使它可以参与并主宰宗教思想、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持续不断的变化。
关于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哲学、科学和艺术领域的思考和探索都是为了破解这三个问题,当人类历史文化高度浓缩的博物馆与语言高度凝练的诗歌相遇,让人可以从全球视野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反观身边的世界,遥望过去,思考当下,畅想未来。
多元文化是博物馆存在的起点与归属,保护和传承多元文化是博物馆的使命,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与博物馆的高度融合,就是在历史的土壤中播撒多元思想的种子,诗人作为播种者,指引着人类思想的方向。
“博物馆遇见诗人”诗歌系列活动,邀请诗人黄梵作为文学顾问,南京镜见博物馆作为诗歌交流空间,与南京圆桌派、十八号文学社共同合作,旨在搭建一个诗人与读者交流对话的平台,通过邀请诗人来到博物馆,让读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了解诗人的诗歌创作和审美倾向,打造一个诗歌高地,让诗歌点亮生活。
“转角•遇见”是秦淮区打造的一个集成创新项目,是活化利用有品位有故事的小微空间,并对空间加以梳理提炼。同时也是全域旅游的咨询点,配有各类图书供市民免费阅读,定期举办阅读分享及各类文化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门口会客厅,彰显“特而精、最南京”的秦淮风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