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简称国创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菱角市66号,身枕明城墙,臂依秦淮河,是一个以改造南京第二机床厂老厂房为内容的建设项目,占地7.3万㎡。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建设方果断决策,投资2亿多元,利用原二机床厂的老厂房,改造成以设计服务、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基本业态的创意产业园区。2013年9月正式开园,由南京国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园区致力于培育创意企业的创业发展环境,争取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园区服务功能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打造精致文化空间,集聚高端创意设计企业,构筑多功能服务平台。园区现已集聚130多家企业,吸引3000多名人员就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园区已成长为在南京市有显著特色的,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设计服务等高端业态集聚的创业园。
园区是江苏省与南京市秦淮区省区共建工业设计示范园区,已获资质有: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子园区、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工业设计示范园、南京市文化产业园、南京市工业设计示范园、南京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南京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等。2019年园区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2016年园区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2016年8月1日,《人民日报》以“南京变轻了”为题,报道了南京扭转产业格局的态势,记者用“调整工业布局,企业退城入园”概括了以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为代表的南京创意产业园结构转型、业态向高、布局求新的历程。2017年,园区入选南京市文化企业“双效统一”优秀案例。
在园区与进园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创园已成为南京文化发展的名片之一。近年来,园区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市党政和人大领导多次亲临园区视察指导,省委宣传部更是把园区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课外教学点。园区接待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领导和同仁来园交流,更有荷兰、以色列、波兰、意大利等文化设计行业的人士来园交流。

一、园区建设向新、产业集聚高地成长有型
国创园的发展情况可以用“一个空间、两个集聚、三个平台”来概括。
一个空间,就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创业创新氛围浓厚的创业空间。
园区周边有明城墙、秦淮河、赏心亭、孙楚酒楼等众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园区前身是1896年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创办的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民国时期的江南造币厂,是上海造币厂的前身,迄今已有120年历史,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保留南京第二机床厂老工业厂房的建筑原貌,另一方面,重点在空间构造、功能分区、景观设置等方面,引进现代化的设计创意,将工业文明的痕迹与现代设计在园区这块土地上巧妙地嫁接,历史韵味、工业气息与创业氛围相互交融,起到了激发创意的作用。
为了突出园区的文化创意属性,营造创意企业优秀的创业发展环境,争取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园区从建设的开始就推进了江南工业遗存公园的建设,将园区里的零散的工业设备、代表性的工业遗产装置、优美的生态环境、工业记忆的建筑和年代悠久的古城墙等众多的文化元素整合与优化,使园区的历史韵味、工业气息与创业氛围相互交融,激发创意。
两个聚集,就是创意企业与人才的向势聚集。
园区坚持走结构转型、内涵丰富、业态向高的文化产业重点创业园区建设道路,集聚包括工业设计、技术研发、文化拓展等有设计特征的产业。园区的入驻企业有中国工业设计著名品牌——洛可可,国家通讯基础设施的专营企业——中国铁塔等工业设计企业;南京公安研究院,名都科技,感动科技等科技创新企业;还有一批以引领时尚文化为特色的苏豪文化、玫瑰里等创意设计企业。

三个平台,就是“立足园区、面向全市、服务全省”的创意产业服务平台。
园区在培植服务理念、构筑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的同时,注意争取与优质社会资源的对接,积极与有关方面合作,打造服务范围更为广泛,服务功能更加专业,服务水准追求一流的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创意中心、“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洛客联盟、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等相继落户园区,扩大了园区公共服务的辐射面、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园区依靠多家平台的支撑,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服务,服务范围立足园区、面向全市、兼领江苏,在全国也有广泛的影响,助推了南京文创产业的发展。
国创园致力于为进园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积极响应社会各界的号召,联合园内多家公共服务平台,参加和组织了众多活动,帮助入园企业快速发展。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市场推广、创业创新交流等全方位的服务。这些活动有:米兰、伦敦、纽约等站的“南京周”,南京文交会,成都、深圳、银川等站的江苏产品万里行等展销会;有江苏省第四届工业设计周、南京创意设计周、金梧桐奖、徐工杯工业设计大赛等交流活动;有江苏省工业设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意大利等多国的设计师来园交流、企业家创业辅导培训、营改增培训等为企业提供的全方位服务。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精铸有范
园区建设面临着艰难的挑战,但园区建设者不忘初心,坚持建设创意产业园区不动摇,实现了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特征越做越强。
1、创造园区面貌靓新美
目前,园区完成改造面积7万㎡,全部建成交付使用。园区面貌日臻完美,创业团队踊跃进驻,创业活动纷繁多彩。
为实现园区面貌靓新美,园区工作的着重点是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园区建设理念,通过工业遗存的艺术装置设计,着力提升园区的环境品质,实现园区环境、功能、文化、历史的优化。艺术手段的独到运用,使园区丰富的历史资源与时代精神相辉映,同时,以艺术装置带动园区功能的开发,开发历史人文阅读的“历史步道”,打造属于国创园的都市“场所精神”。
秦淮灯彩是享誉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利用夫子庙秦淮灯会的资源,积极引进“永不落幕的秦淮灯会”,实现了园区的亮化和美化。这些工程的完成,不断地美化了园区的面貌,使园区成为筑魂、扬韵、传神的最佳场合。
2、建设文化产业最南京
园区引进社会资源,建设服务于全市文创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这一中心进驻园区,保证了园区始终处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地位。园区借助于包括创意设计中心、创意南京等公共服务平台,勇于担当,承办南京创意设计周等活动,使创意设计周成为南京文创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14年以来,南京创意设计周累计举办各类活动500多场。参与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的有关活动,分别进行米兰、伦敦、纽约、硅谷等站活动,2019年推进了美国硅谷站活动。这一系列活动,让南京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南京。南京的文创产业与世界“设计之都”无缝对接,成功拓展了南京文创产业的发展空间。
3、形成创业氛围强张力
作为南京市最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文化创意园区,国创园一直致力于建设好园区,组织好活动,对接好资源,服务好企业。园区入驻企业的主要业态是设计,园区最大程度地放大国创园设计服务平台的力量,2018年,设计供需对接(含线上)100项,形成产业规模重点项目10项,设计师赴外实践活动2000人次。
园区携手多家平台,积极组织与参加活动。带领园区洛可可、闳空间、丝绸博物馆等开展设计师走进企业活动;联合南京创意设计中心、创意南京、金梧桐创学院等多家公共服务平台,组织了南京创意设计周、“金梧桐”颁奖典礼和“摩登非遗”设计之夜等100多场活动。
4、提升服务理念紧贴靠
作为南京市重点文化产业平台,省市及区各类文创活动,以及玫瑰里的婚庆商业类活动,一年超过200场次。这类活动给园区的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大压力,既要满足活动停车需求,同时又不能影响园区企业的正常创业。为此,园区预案在先,组织有序,保障此类活动正常进行。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园区车辆进出效率和车位利用率,园区启用电子储值卡的方式,调整了园区企业员工停车优惠价格;同时,加强夜间停车管理和数据分析,委托开发相关停车管理软件,为进一步提高夜间停车率奠定了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改善园区的办公环境,在二期的部分楼宇间增设非机动车棚,并安装充电装置,为园区职工免费提供充电服务,电动车私拉电线乱停乱放的现象得以遏止。
5、构筑城市文化亮名片
园区已成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园区每年都有100多个参观团来园考察、交流,包括全国各地的党政代表团、江苏省和南京市的主要领导、各地的产业园区同行、设计师、企业家以及国外的设计师等各类人士。
为拓展园区发展领域,2017年初,市领导调研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时,我们提出了建设来凤街文化创意街区的构想。这一构想得到包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勇和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丽新的高度肯定。秦淮区领导当即明确,来凤街文化创意街区“以国创园为核、以赏心亭为眼、以明城墙为依、以秦淮河为引”,对这一街区的核心、功能和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做了形象的概括。相信这一街区的建设,必将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地标。

三、走转型升级发展道路信念有定
南京第二机床厂的前身是1896年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创办的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民国时期的江南造币厂,是上海造币厂的前身,迄今已有120年历史,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12年企业实施“退二进三”,对留下来的老厂区,当时的计划是用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土地已经进入招拍挂程序。但是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引领下,我们舍弃了搞房地产开发的发展路子,致力于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事实充分说明,坚定地转型发展,才能有文化创意产业的硕果累累。
我们走转型发展的道路,一是产业形态上弃重择轻,从过去生产大型机床的传统制造到集聚以文化创意设计为主的文化产业;二是产城融合上求深求彻,通过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改变了过去老厂区脏乱差的状况,使园区建设与城市功能的丰富高度一致;三是增长方式由滞转畅,通过转型发展,不仅企业稳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自身效益持续增长,而且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实现了文化人才和文化产业的聚集;四是职工队伍的转型发展,职工由原来的摇手柄操作机床的操作工,转变成园区的服务者,就业内容实现转变。
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国创园坚持瞄准一流策划定位,改造施工创新设计,注重文化遗存的保护活化,建设品牌辐射影响,口口相传吸引客户,同生共长促进创业,服务至上力求尽善,园区环境建设日建月新、产业集聚提势显级、服务能力日臻完善、创业氛围激昂向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市政府的指引,聚焦服务、圆梦创业,努力做大做强,建设成为秦淮河边的一颗文化产业集聚的明珠。